礼吧商城:不是处理商品,而是处理中国的过剩产能!

网络 / 2019年12月05日 10:15

品牌

艾瑞发布了一个关于库存电商的首份数据报告,报告显示,库存电商在2018年规模达到205亿多,到2022年会达到1500亿,未来三年的复合增长率84%左右。

需要先明确一个库存电商的概念,它是指,上游链接品牌方和工厂的库存数据和资源,借助线上交易平台,下游直接触达C端消费者,提供库存商品交易和相关服务,以清理库存。

很多人说,库存电商能有那么大的市场空间吗?为什么还能增长这么快?看来,很多人对清库存这件事,还是缺乏想象力啊!

艾瑞这份报告,提到了一个用户圈层:三四五线城市的中产阶级,也就是下沉市场的核心消费群体,这个群体这几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:

第一个变化是,他们近年的收入水平已经达到消费升级的拐点,从全球主要国家的数据来看,人均GDP达到3000-5000美元区间是消费升级的关键收入门槛值,目前中国相当一部分三四线城市人均GDP在5000-8000美元之间,消费升级现象明显。

有意思的是,低线中产阶级的消费需求与一线中产的需求也大不相同:

低线中产的需求是商品质量,性价比,知名品牌,这个群体不像一线城市一样过于追逐潮流和国际大牌,他们更注重国内大牌,对性价比有明显的需求。

既想要牌子货,又不想价格高,最重要的质量要好,怎么才能满足这种复合需求呢?

算来算去,只有库存商品最合适,大品牌,价格低,质量好。

同时,对厂家来说,处理好库存问题,也是生死攸关的大事,艾瑞报告显示,仅仅是2018年1-4月份,我国工业品的库存就高达4万多亿,这么多库存,怎么办?

何况,现在我国处在经济特殊时期,供给侧改革还在深化,外贸环境又不好,库存将是我国企业面临的长期战略性问题:

但是,传统的清库存方式,弊端很多,要么销毁,要么低价卖掉。

销毁的成本挺高的,还污染环境;低价卖掉,会伤害品牌。

开线下特卖店,走的量不大,解决不了实际问题;在线上做大促,做着做着,你的品牌就死了,这两年晋江服饰品牌倒了多少个?很多库存商品,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里已经清0了,之所以不动,就是因为怕影响品牌。

声势浩大的低折扣做促销,能够带来销量的快感,但没办法带来品牌的幸福感:被用户喜爱、尊敬,还能赚钱。这是品牌商最大的痛点。不处理掉库存,就会面临更大的困境。

说到这里,忽然想起一个故事,曾经有一个国外的运动服饰品牌,中国区总经理刚上任,开了一次招商会,经销商竟然进货不积极,难不成对这位新上任的总经理有意见?

后来调查才发现,其实不是有意见,而是因为经销商的库存太多了,没钱进货。这位总经理为了帮助经销商去库存,把门店大部分的库存商品回收,不计成本全部销毁。结果,经销商进新货的积极性明显提高。

但靠销毁和低折扣促销,是品牌商不得而为之的举动,有什么办法可以不用低价促销,不用销毁,又能快速清库存呢?

礼吧商城帮品牌商解决了这个难题。

礼吧商城是如何帮品牌商和工厂清库存的呢?

礼吧商城的商业模式是这样的:消费者到实体店消费多少,礼吧平台就赠送给消费者同等金额购物券,消费者凭购物券到礼吧商城任意选购同等金额的商品。举例,你到饭店吃饭花了1000块钱,通过礼吧商城扫一扫功能支付了饭钱后,你同时会得到1000块钱的购物券,可以到礼吧商城选购1000块钱的商品。

要知道,全国的实体店产生1000亿的消费额,品牌商就会送出去1000亿的商品。

在这个清理库存的过程中,礼吧商城还不断升级商业模式,从原来简单的处理库存,不断演化为品牌方为礼吧商城专门生产定制商品。也就是说,品牌方在处理库存的过程中,还可以生产更多商品放在礼吧商城,通过薄利多销来扩大品牌知名度,占领市场份额,赚取更大的利润。

那品牌商和工厂为什么可以为礼吧商城定制商品呢?因为,品牌商,比如服装企业有时候不是积压了成品,而是积压了原料,通过数据分析了解消费需求之后,礼吧商城也可以做C2M定制,把积压的原材料消化掉,这样,礼吧商城就重构了库存电商的“人货场”:

在这种框架里,礼吧商城的想象力就彻底打开了,这不是在处理商品尾货,而是在处理中国的过剩产能。

所以,礼吧商城作为库存电商也是有理想有抱负的,不能用狭义库存来定义库存电商的未来,要在更长远更广阔的境地里,去理解库存电商的生存空间。

1.消费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消费观察网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"来源:消费观察网"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消费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消费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