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剖一台松下LUMIX S1相机 看看它的“内部世界”

网络 / 2020年04月10日 16:53

互联网+

    自2019年春季发售以来,LUMIX S1系列全画幅微单凭借优异的拍摄性能、良好的可靠性、广泛的L-卡口镜头群等优势,得到了众多拍摄者的一致肯定。一台台LUMIX S1系列相机,正陪同着全世界的创作者们,面对各种拍摄场景,记录下一个个令人心动的画面。

    对于LUMIX S1系列相机的外观线条,相信大家都已经不再陌生。但如果要讲它的内部构造,即使现场看过零部件模型,也依然会有很多地方不甚明朗。今天,我们跟随《拆了装不上》栏目解剖一台LUMIX S1相机,一起理解下它的内部世界。观看完整视频,请关注【松影俱乐部】。

    作为一款旗舰级相机,LUMIX S1采用一体成型的镁合金外壳,并且所有接缝、转盘、按钮都具有防尘防滴结构,可以适用于包括-10℃在内的各种严酷环境。

    想要打开LUMIX S1,我们需要先摘掉EVF目镜罩,撕下机身上的部分胶皮。打开机身外壳是需要一些技巧的。而在不理解固定结构的前提下,拆解师被逼到抓狂,直接选择变身后暴力拆解 —— 各位观众朋友们请放心,松下相机的售后工程师将会更温柔地对待每一台相机。

    打开接口侧的机身盖板,然后分离机身顶盖与包含EVF的背板。无反相机没有反光板、五棱镜等光学结构,因此机身内部结构更精简。这不仅有利于控制机身厚度,实现短法兰距,同时也让组件放置与固定方式变得更为灵活 —— 在LUMIX S1上,松下就将EVF和背板固定在了一起。

    分离盖板后,我们已经可看到LUMIX S1的主板了。主板中心的印有P502X(4)字样的芯片应该就是松下的Venus图像处理引擎,而周围的两颗则是DRAM缓存。LUMIX S1的背板也采用了一体成型镁合金,并辅以大量金属保护盖。这不仅提供了足够高的强度,同时也能帮助图像处理器释放热量。

    松下LUMIX S1采用SD+XQD的双存储卡(已经通过固件升级支持CF express卡)。这种设计不仅可以满足专业用户对于写卡速度、清空缓存时间的要求,同时也能提供更好的数据可靠性以及传输灵活性。但是两个卡槽会占用非常可观的内部空间。并且XQD 或 CFexpress 卡在持续工作时也会产生不小的热量,非常考验机身整体的散热结构。

    取下螺丝、分离数据线和连接件,这时候就能将主板从相机上拿下来了。取下主板后,我们可以看到一整块隔热板,上面还有一些导热材料(就如同我们在背板上看到的)。现在,有一些相机厂商会在固定板上做出较多的镂空,从而减轻机身重量。而松下的理念显然是优先保证强度与可靠性。在整个拆解过程中,我们所看到的金属板是“一整块”的。

    微单相机虽然取消了反光板和五棱镜,但绝大多数产品依然保持了机械式的焦平面快门。对于高速摄影与闪光摄影来说,机械快门仍旧是目前最好的选择,既可以避免图像失真,同时还可以减轻处理器的压力,从而实现更好的拍摄性能。当然,LUMIX S1也支持完全静音的电子快门,从而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要。

    高性能的全画幅机械快门组件也意味着更多的零部件。通过我们的拆解,LUMIX S1仅快门单元就有超过35个零部件。它们非常精密,体现了一种类似机械式手表的结构之美。

    作为整个相机最核心的元件,拆解CMOS时着实需要一些气力。而在这个过程中,相机的顶盖也可以从整机上分离下来了。松下很早就在LUMIX相机中加入了触摸操作功能。但作为面向专业用户的创作工具,LUMIX S1依然保留了大量实体转盘与按键。这些零部件给机身设计、密封结构都提出了很高要求,既要保持可靠性,同时还不能丧失操控过程中应有的触控反馈。

    LUMIX S1提供了感光元件位移防抖功能。CMOS和防抖组件固件在一起,从外观上和M4/3系统上部分LUMIX G系列机型的CMOS组件非常相似,但实际上整个单元的尺寸要大很多。一方面是全画幅CMOS需要数倍于4/3传感器的驱动力,而较大的移动范围也是实现6挡防抖效果的重要基础。

    CMOS表面具有防IR/UV的保护玻璃。这上面应该还有抗污涂层,不容易吸附灰尘,配合自动的超声波除尘功能,可以保证在风光、静物摄影中不出现恼人的污渍。

    整个拆解过程耗费了我们数个小时的时间,总共拆解了约390个零部件,其中螺丝就有数十颗。所有零部件都被稳妥的固定于整块金属板上,同时控制元件、机身缝隙都有橡胶圈和其他的密封结构。所有这些带给我们的最直观感受就是精密与可靠,相信这也是LUMIX S1系列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创作者认可的原因吧。

    良将配宝刀,为了配合松下S1强大的4K视频录制功能,松下近期将推出CFexpressTM 存储卡(Type B):

· 分为128GB和256GB两种规格

· 流畅记录高规格4K视频:读取速度达1700MB/S,写入速度达1000MB/S

· 可在70℃至-10℃内稳定工作,适应各种恶劣拍摄环境

1.消费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消费观察网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"来源:消费观察网"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消费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消费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。